一、项目介绍
作为一门新兴特色学科,武汉大学“中文创意写作”以实际应用为导向,以职业需求为目标,通过系统化的创意写作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,注重培养具有原创力的文学创作人才,具有创意性的应用写作人才,具有创造力的写作教育人才。
“中文创意写作”学科包括3个方向,文学写作方向侧重于小说写作、诗歌写作、非虚构写作等,培养青年作家和以文学为职业生涯的自由创作者;影视写作方向主要包括影视剧本写作、电视纪录片写作、戏剧剧本写作、文学的影视改编等,培养编剧和基于视觉体验的创意从业者;文化创意产业与写作方向主要包括新媒体写作、游戏脚本写作、广告文案写作等,培养基于新媒体阅读体验的创意经营、广告文案策划、文化导评创作者。现有校内专业导师30人,校外行业导师15人。
二、培养特色
(一)采取专业导师和行业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,聘请知名作家、导演、编剧、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参与教学和实习实践,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指导和职业规划。
(二)坚持“创意和实践并重、人文和产业结合”的培养理念,与校外文学、影视、文化创意等行业单位合作,构建“需求对接—人才共育—成果转化”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机制。
(三)聚焦创意写作核心课程建设,注重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,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各类写作的能力,以及结合学科发展、社会需要进行创新的能力。
三、课程设置
结合中文创意写作学科特点,注重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多样性,包括专业必修课、专业选修课、公共必修课等。
专业必修课将涵盖创意写作理论和专业知识,如“创意写作学史”“写作理论与批评”“经典名作研习”“影视文学研习”“创意文化作品研习”等,并按不同培养方向举办各类写作工作坊。
专业选修课注重前沿性和针对性,鼓励学生选择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,如“非虚构写作”“文学经典与影视阐释”“跨媒介艺术研究与实践”“文化创意产业专题”等,以扩宽写作视野和提升写作素养。
加强专业实践,总时长不少于6个月;学生将在行业导师的指导下在相关实践岗位,如文学编辑、影视编剧、文化创意策划、游戏制作等产出原创专业实践成果。
四、报考指南
(一)招生专业:中文创意写作(专业代码:0554S1)。
(二)研究方向:文学写作、影视写作、文化创意产业与写作。
(三)招生人数:30人。
(四)学习形式:非全日制,一般采取在武汉大学内周末授课或集中授课方式。
(五)初试科目:思想政治理论、外国语(英语二或俄语或日语)、创意写作基础和创意写作实践,满分分别为100分、100分、150分、150分。其中:创意写作基础,主要考核学生对经典作品、写作理论与现象的分析能力;创意写作实践,主要考核学生的写作、评论能力。
(六)复试:2026年3-4月,一般包括专业综合面试、创作能力测试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等,具体以复试细则或通知为准。
(七)录取类别:定向就业。
五、毕业与学位授予
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,完成学位作品并通过答辩,可获得武汉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(注明非全日制)与学位证书。
六、学制学费
学制2年,学费6万元/年。






